
記者:現在企業面臨著一個怎樣的市場環境?
海濱:今年以來,我們的產品銷售量比以往下降了7、8成,銷售額只有一百多兩百萬,也沒有出口了。市場份額在變小。
記者:同行之間面臨一個怎樣的競爭格局?
海濱:競爭是肯定很大的,做牛肉的有很多,同行之間還是有比較的,我們也在參加各種展銷會,展覽,尋找機會推廣品牌,有益的都會去做。
記者:面對這種環境格局,怎么考量新的發展計劃?
海濱:一方面參加對外的展覽會,宣傳品牌;二要擴大品牌知名度;三是現在我們的制作技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了,會考慮這方面的發展。
記者:您認為市場環境會有怎樣的改變趨勢,貴企如何去適應或挑戰這種改變?
海濱:現在的市場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一個企業要在新時代生存,還是要看智慧的,說難聽點,做不好就垮,我會盡我最大努力,這是祖輩心血。
記者:公司的產品這一塊有沒有設立什么標準?是怎樣的?
海濱:海氏在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啟用有著海氏自創的羅城干巴牛肉的配方和一千多年的羅城少數民族的食品文化,依托國家“九五”攻關計劃“優質牛肉系統評定方法和標準”按本技術標準所生產出來的一級優質牛肉可達到美國USDA標準中的choice(優選)級。對非高檔部位牛肉采用預滾揉、乳化、嫩化和重組等現代化加工技術,研制開發了“過街樓”牌系列牛肉干制品,克服了傳統加工牛肉產品肉質老、出成率低等缺陷。
記者:目前企業的產品優勢在哪里?
海濱:首先我要說,我們申請樂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以我們的制作技藝申請的。海氏食品乃選用特級牛肉與多種中藥材和天然香辛料進行配制后,再經過十幾道嚴格細致的加工工序精制而成,其在選料、分割、拼割、腌制等方面選擇考究、程序嚴格。同時,再以我們祖傳三十二味中藥精配而成的腌制調料加以烘烤等處理。絕對不使用任何添加劑和防腐劑。
記者:作為一個企業家,您覺得該有什么樣的品質?
海濱:企業家要有企業家的擔當,我們保證企業生產健康美味的食品,同時,自己富了也要帶動產業發展,我們成立了犍為縣嘉豪牛業專業合作社,并把犍為縣太陽牛業合作社帶動,形成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模式,當年帶動養殖戶126戶,直接每戶農戶年增收200元以上。2011年被評為“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并得到當年“先進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表彰,當年帶動養殖戶536戶,每戶農戶增收500元以上,解決下崗職工50人以上。2011年—2013年公司每年把公司的部分利潤拿出,獎定部分養牛戶(養牛比較好的和比較貧困的回民)。
在2011—2013年合作社的農戶的肉牛由合作社牽頭,把牛賣到周邊的宰場,由公司我公司再把需要的牛肉再買回來,由于在屠宰上不能達到清真食品的要求,又不能保證原料的供應,我公司只能向省外大型的回民宰場求購原料,總的一點,保證產品的質量。